中国玉器
发布时间 2013-12-31阅读 4528
中国的用玉史长达数千年。从红山文化、龙山文化、良渚文化起至今,中国人用玉仍经久不衰。全世界少数国家和地区如玛雅、阿兹特克、墨西哥、秘鲁、埃及、缅甸等,有零星的短暂用玉时段。而只有中国玉文化的历史是持续而不间断,这是个特殊的文化现象。
原始文化期和夏商周三代,“玉”作为一种美石,选材比较丰富,除新疆和阗玉外,辽宁岫玉、陕西蓝田玉和其它地方玉种均有涉猎,没有主次之分。而新疆的和阗玉作为主要玉材集中使用,始于周代。和阗玉称为软玉,它属于角闪石。和阗所产的玉石包括白玉、黄玉、碧玉、墨玉、糖色玉和青玉。汉代开始,玉雕广泛采用和阗玉为原料,且占主导地位,一直延续至清。而现代玉雕由于和阗玉矿源渐枯,开始大量使用俄罗斯料、青海料、于阗料、东北黄料等等来代替和阗玉料,但按旧玉雕的说法,它们都不是“玉”料。
高古玉器(汉以前)的品种复杂,可分成礼器、兵器、佩饰、随葬玉、玉器具、玉陈设等几大类。高古玉的精美作品最迟到汉魏,一直是王、候、贵族、士大夫所专用,玉器制作的工匠都掌握在他们家族的作坊中。这个时期琢玉雕刻工具落后,一件玉雕作品从坯料到打磨完工,往往要几年乃至几十年时间,却反而有“滴水石穿”的原始力度和慢工出细活的精湛工艺。
红山、龙山、良渚等文化期的玉器,受加工工具影响,玉器上的纹饰以阴刻线为主,线条粗笨,划线研磨痕迹明显,浅浮雕和纤细的刻线是这一时期玉器制造的最高工艺水平。新石器文化期玉器的造型和构图主要反映当时、当地的原始图腾(一、大自然崇拜。二、具体自然物作为氏族标志的崇拜,三、祖先与鬼神崇拜),显得神秘。
商代玉器制造业由于青铜器的大量出现,工具和技术都有突破,玉雕的表现力达到新的高度。商代玉雕以双阴线为多,用“勾撤”法雕成,线条多直线,起头和结尾处浅,中间深,转弯处角度大,刚劲有力,似铁线弯折而成。放大镜下,阴刻线雕粗糙,带许多毛刺,俗称“跳刀毛道”。
西周强调礼乐制度,玉器的礼器大增,仍保留早期氏族图腾凤鸟纹纹饰。但春秋、战国,战乱频繁,诸王称霸,礼崩乐坏,大量制玉偕越,玉礼器进而式微,佩饰和玉兵器增多,开始大量出现丧葬用玉,此时纹饰繁锁细密,出现独立抽象纹饰如“谷纹”等,个别器物有出廓。
汉代动物玉雕成就显著,受西域文化影响,崇尚武功,玉异兽,天马,辟邪盛行,丧葬用玉达到极致。冼练风格“汉八刀”达到顶峰,往往了了数刀就勾勒出了动物形象,写意传神,但刻痕打磨干净如斧劈一般,又有工笔效果。
唐代玉器华丽,与金银器交相辉映,生活实用器物如玉杯、玉盏,大量增加。因受佛教文化影响,大量出现莲瓣纹和飞天像。唐玉带板制度使玉带饰大量出现,带饰上的胡人像说明唐社会有极高的开放程度。
宋代社会进步,文化发达,打破了用玉的等级制度,由面向帝王而面向平民,出现了规模可观的玉雕作坊和贩卖玉器的店铺。玉器用材厚实质朴自然,受道教影响,青白玉流行,并间接影响瓷器。宋瓷一直追求玉的滋润感。
塞外三朝辽、金、西夏,都是北方游牧民族,狩猎放牧为其主要经济活动。秋山玉和春水玉是辽、金玉雕的代表作。辽金玉雕动物肌肉隆起,风格粗犷骠悍,牧场背景水草摇曳,繁茂多姿。镂雕玉采用管钻法,多面打孔,透空部分留有明显钻痕。西夏玉雕较少,一部分玉雕与辽金风格一脉相承,另一部分受佛教文化影响,玉佛教造像较多,造像衣饰生动简炼,面部粗犷简单,外型较好。
元代玉雕继承宋、辽、金、西夏的风格,又有所发展,于粗犷中已暗藏精细,生活气息更加浓厚。戏曲故事内容十分丰富。
明清时期是玉雕世俗化发展的繁荣和高峰。明清玉雕作品极富生活情趣,用料精良,加工技术高超,装饰纹样多变。明代玉器,早期选料讲究,玉质洁白,雕工精细,直追宋元玉器,中晚期,江南商业日趋发达,雕刻高手、名家齐聚江浙地区,工艺手法高超,构思精妙的玉雕作品层出不穷,琢玉名家陆子冈是明晚期的代表人物,而明中晚期的北方玉雕整体虽古朴、浑厚,但加工粗糙,刻线不清楚,器物棱角生硬,俗称“粗大明”。
清代玉器非常注重情趣,做工细致入微,地子平整光洁,线条规矩。宫廷玉器制造和使用在乾隆朝达到高峰,使玉雕造型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,既有传统风格的继承,也吸取其它艺术和外来文化的营养,在题材和内容上均有创新,有“宫廷玉美冠天下”之说。